有文化,有故事的东娃 卤肉——只在此城中 |
无论脚步走多远,在人的脑海中,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,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,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,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。
晋南重镇阳城,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镇,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古镇美食,阳城因此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“中国名特食品小吃之乡”,其中东娃卤肉就是这座古镇的传奇。
也许你到过很多地方,吃过很多风味各异的小吃。但心底最牵挂的还是家乡的味道。而做为一个地道的阳城人,要对卤肉的排名,第一当属东娃卤肉。只在此城中,别处难寻觅。
东娃卤肉其肉质酥软,咸香适宜,入口化渣,口齿留香。据阳城卤肉第四代传人姚总介绍,阳城卤肉技术,是将回民传统猪肉做法与汉族的卤制技术结合,故而既保留了猪肉的上好口感和肉质,同时又融入了卤味的回味无穷。而这一技法的成熟,也反映了清真文化和汉文化在饮食上的自然融和,是回汉和睦相处的证明。说明阆中古城千年来兼容包并,各民族和谐发展。
|
人生有味是清欢,简单的一粥一蔬之间,有多少传统沉淀,亲情流传。阳城卤肉技法列入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代表着政府和大众对民间的手工技艺更加珍视,为了使其不被历史长河所湮没,必须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。家乡味道,是记忆也是历史。 |
|
|
|
蒲州古城,在享有“诗情画意”美誉的山西永济市。 在众人眼中,蒲州古城,是一部久远翔实的煌煌巨著。且不说人类更早的祖先,单从舜都蒲坂算起,也该有5000多年历史了。敢问,中国有几个城市能与其媲美呢?舜帝摄政天下,在此筑城定都、拓土开疆、繁衍子民。 黄河从其身边打马流经,滩涂肥沃、蒲苇丛生、绿海荡漾,故名曰:蒲坂。芊芊秀姿,笑舞水湄,筋骨柔韧,年年岁岁舒展生命的张力……也许当年,蒲苇属于这方土地上的国花了吧!期许回溯那苇花飘雪的远古岁月…… 鲁迅先生曾云,悲剧是将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……待我走近这荒芜坍塌的古城,不由想起此言,顿感一种苍凉的悲戚。不是为了这在风雨中剥蚀的残垣断壁,而是这座古城所承载的丰赡文明。 蒲坂,一个生命常青的名字。令人痛惜的是,蒲州古城,由于诸多缘故,成了一座废墟!一座名副其实的废墟! 我亦曾数次路经,但从未停留过。那城墙,那鼓楼,还有那些散落的砖瓦,在浮躁喧嚣的车窗前瞬即消失。但每每看到与其相关的文字,想到这里曾是先民们梦中的天堂、一座中华文明的地标之一…… 一个道不尽的“蒲”字啊! 但如今,曾经壮峻坚固的城墙,残存的青砖不堪风侵雨蚀,仿佛龙钟老妪摇摇欲坠的牙齿,用手轻触,棱角即化粉齑。一层层青砖仿佛一层层历史,一片片碎瓦宛若一个个故事。正是这一块块砖瓦奠基了蒲州曾经的辉煌。 据说,人类始祖女娲娘娘曾在此抟土造人;据说,人类初祖黄帝曾在此留下了硕大的足印;据说,尧舜禹三帝曾在此留下了搏击自然的苍穹回音;据说秦始皇曾巡视至此而抒发豪情;还据说……然远古的一切已难觅其踪了,传说仍由子民薪火相传…… 大唐蒲州,留给后人的永远是一帧华丽的艺术盛照。当时,在蒲州设立河中府,是因蒲州临近黄河。假若你向南行十余里,回首翘望,那时的蒲州城就在黄河中心,故曰河中府;中唐时期,长安在西,洛阳在东,蒲州在两都之中,故为中都。把蒲州与长安、洛阳相提并论,谁还会小觑眼前这座废墟呢? 这就是蒲州吗?裸露于原野之上的废墟,表达出疲倦与憔悴,还有那种强烈的历史骨感。我伫立凝视,想把自己融入古城历史,想对着这片废墟大声喊——然却不知喊什么。我终于没有,只是怀着复杂心绪走着,不愿打扰它。许是沉睡已久,它是那样的宁静安详,间或还有轻微的鼾声。但我却分明能听到蒲州的强劲脉动,从历史深处传来…… 想想看,当时的蒲州该是何等繁盛?想当年,王之涣登上了与鼓楼比肩的鹳雀楼,诗胆开张,激情赋诗,吟诵了那首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;想当年,在古城的普救寺里,上演了莺莺与张生的千古爱情;想当年,蒲州浮桥走过了开元盛世的车马通衢;想当年…… 登上城内遗留下的唯一建筑鼓楼。楼上是疯长的野草,几只彩蝶在近处翩翩,舞着大唐风华国乐。放眼四望,历史悠远的气息如此浓烈,那一处处遗址瞬间再现大唐中都繁华盛世:纵横整齐的街道、鳞次栉比的楼阁、琳琅满目的商铺、熙熙攘攘的人群……站在这里,一首民谣飘然入耳:一巷三阁老,对门九尚书。站在鼓楼往下看,二十四家翰林院。大大小小州县官,三斗六升菜籽官。 这是一座即将消失的废墟。有人说是因为黄河泛滥而使蒲州城消失了。将罪过推给黄河,自然也说得过去。而我却不由得想:这是黄河的责任吗?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么?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,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成一片废墟。据说当初搬迁时,有些老人对着住了一辈子的蒲州城放声恸哭、长跪不起。那是故土难离,更是对数千年古老文化的痛悼。当时还可以对着古城哭,而今面对这片废墟,我们怕是连哭也哭不出来了。 且看鼓楼门洞上的漫漶字迹,东面:条岭云开丽舜日,涑水泽远千儒风。额文:曦光普照;西面:叠嶂充光连华岳,长河天险空秦关。额文:应庚思过。南面:对酒对歌好寿句,临风相见理玄诗。额文:迎薰解愠;北面:翘瞻北斗层霄处,近接龙门一曲中。额文:仰望霄汉。辉煌的建筑已灰飞烟灭,但废墟是有生命的,请尊重它倾诉的权利吧! 我们要做的,只能是远远地看着它、静静地守着它。请不要打断它哽咽的话语…… 历史没有如果,而且如果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感喟蒲州的无奈……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,当废墟的背影渐行渐远,我们还会传来快乐的歌声吗? 惟期这样的悲剧,就此别过吧。蒲州应是一个登高望远的地方……